中联重科崭新25吨极光绿纯电动汽车起重机成功上市
2020年5月,湖南长沙中联重科泉塘工业园一台崭新的25吨极光绿纯电动汽车起重机成功下线。作为行业首创的全球首台纯电动起重机,这台设备实现了上装及底盘全部 “纯电动”,同时搭载着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先进智能化操控技术,这款产品也被行业人士赞誉为工程机械版“Z斯拉”。在这背后,是中联人始终秉持“技术是根、产品是本”的研发理念,用创新变革之心来“智”造属于中国工程机械的新高度。
“智能、极致、绿色”是公司4.0产品发展的新阶段,目前国内对于汽车排放标准十分严格,以电驱为代表的新能源车辆因零排放、噪音小、能效高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认可。如何把这些优势转化到汽车起重机上,这无异于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国内外也无相应案例可供借鉴参考,诸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和问题摆在了中联重科“Z斯拉”项目总设计师王启涛的面前。
2018年,中联重科开始组建一支集技术、制造、工艺等多部门联合的30多人骨干研发团队。由王启涛负责牵头,从电气研发、车辆设计、控制绝缘等方面开始全方位对纯电动起重机进行技术攻关。
解决好了零部件供货问题,整个项目组又要面临设计调试难关。这对于负责“Z斯拉”下车电气设计部分的孙亮来说,存在着大量问题需要他去解决,纯电动汽车设计一般只需要考虑其底盘及行驶性能,而纯电动汽车起重机除了正常行驶外,上车如何正常作业才是它的重点。
在整车的电气设计过程中,其中最关键是如何利用线束进行上下车能量的高效传输及控制。孙亮只能结合本身专业摸着石头过河,同时检索大量纯电动技术资料,结合汽车起重机的产品特点,有针对性的对电流能量传输进行技术研究。
纯电动起重机需要搭载超强高压电池作为动力来源,如何保证“Z斯拉”在作业时的安全绝缘,是负责上车电气设计的李晓海要面对的首要难题,相较于电动汽车简单规律的线束布置,一旦作用于几十吨重的起重机上,要综合考虑控制线束与高压线束布置后电流传输的合理性,而且必须绝对保证作业时线束的安全性。
项目组解决好产品安全性的问题后,“Z斯拉”终于可以上线进行装配,但由于从事装配同事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类纯电动产品的组装,项目电气研发团队的李晓海和孙亮等同事便常驻车间,与大伙一同参与车辆的装配调试,全体项目组科研成员通过日以继夜加班加点的方式,追赶因为疫情影响滞后的时间。
“Z斯拉”上线装配以来,整个项目组从早到晚便“耗”在了产线上,工作加班到深夜是经常的事,偶尔能按时下班,然而,到家后接到现场工作人员的求助电话,又要赶到公司解决装调中出现的问题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“Z斯拉”终于完成装调成功通电,也可以正常工作运行了。
当一切运行正常后,研发团队便开始对“Z斯拉”进行室外热平衡试验,那次明明晴朗的天气却忽然下起了暴雨,这种情况对于纯电动产品的防水性能是一场极大的考验,大家都开始担心了起来,因为产品之前经过调试员反复试验,“Z斯拉”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,成功的完成了本次试验。
同时“Z斯拉”纯电动起重机做到了上车及底盘的纯电动。它的最大爬坡度为50%,最高行驶速度可达90Km/h,但其能源成本仅为同级燃油产品的35%,而且行驶及作业噪声小于65dB,同时匹配标准充电桩及工业用电多种充电续航方式,它的真正实现了零排放、低噪音、低能耗及高性能的设计目标。
“Z斯拉”项目研发历时二年从无到有,不断学习、创新,在这之间充分展现了中联重科科研人员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“技术是根、产品是本”的理念,用技术创新打造极致产品。中联重科将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,用绿色制造的新力量,描绘中国工程机械发展的新蓝图。
- 利勃海尔新推出150吨吊车LTM 1150-5.3有哪些特点2020-10-23
- 三一重工全新STC300E5吊车30吨级将会成为市场惊喜2020-10-22
- 6台利勃海尔移动式吊车在汉诺威完成一项艰难作业2020-10-21
- 三一起重机为革命老区“红色基因 绿色发展”贡献力量2020-10-20
- TC700C5L吊车是柳工匠心力作的70吨级明星产品2020-10-16